在前言篇中,提到了必須要有的東西,這篇是上篇,提供 SR400 FI、SR400 FI+ 的兩個組別的改裝選項。
[組別] SR400 FI
看起來和原廠 SR400 FI 沒啥不同,但實際上已經差了一大截,因為你已經有了 PCV 和至少有噴嘴或噴嘴加節流閥的變更,性能來說,差不多就和 SR400 改 CR/FCR/TMR 化油器相當,如果有騎過化油改 CR/FCR/TMR 的話,應該可以揣摩一下,至少我騎乘的體驗和馬力機的看到的數據差不多。剩下的就是 PCV 或 Autotune 的調教了,而加大的噴嘴在理想設置的 PCV 和 Autotune 下,可以說是1+1大於2的加乘。所以,假如你不想動引擎,那麼你就會停留在這個階段。
那有人可能會想,既然沒要改引擎,那是不是把 SR400 FI 改回化油會比較簡單或比較強,嗯....應該這樣說,SR400 原廠化油車的性能真的是很一般般,沒上 TMR 或 FCR、CR 之類的,性能真的沒有比 FI 強多少,就好一點點這樣吧。而且 FI 改化油你的預算還得提高,更何況會想改化油的話,應該不會滿足於原廠化油器的性能,好歹要上一支CR吧,如果目標放在FCR或TMR,那麼預算也要再多一點,所以比起來,要收的東西會比這個階段的套餐還要多,而且很多也沒有新品了,地雷也不少喔,而且化油車有一個問題,你無法很好的調整點火,目前化油車只有兩種方式可以調點火,第一種是硬體點火,熟知內燃機結構的人都知道,硬體進角是永遠不變的,但其實也不是那麼『永遠』,日本有一些改裝電盤就能讓你改變硬體點火角,但可便的角度不多,這是地一種,第二種就是可程式化CDI,歐美有些管道還能買到,日本我不曉得,好像很久沒看到這種東西了,那麼這有什麼關連呢?
大有關聯,多數人改化油車其實是得過且過,供油反正就是吃的兇、給的多,點火嘛,爆震了就再多補油,補到不能再補就再換更大的化油器,別否認,以前玩化油車誰不是這樣過來的,好端端的怎麼會爆震? 當然就是有改就有機會爆震啊,而這些事情在噴射車上就是以『最大程度來避免並且最佳化供油和燃燒』來解決,這就是時代的代差,化油器要調到理想值是很辛苦的事情,要維持也不容易,要能上山下海都順暢更是需要功夫,過去這些我都玩了十幾年,現在有機會在噴射上獲得滿足,老實說我不太想走回頭路了,而且很多人對引擎的供油有相當嚴重的錯誤認知,以為只要油給的多車子就會跑,他們的理論對象就是那些『環保法規下的量產噴射車很虛』的基礎,真可憐,更何況前面我講到的點火也是一個問題,噴射車能調控每個範圍的點火,可程式化CDI通常就只有幾段能調整,說到底也是得過且過,對於不在乎的人來說無所謂,但對我這種喜歡徹底精進的人來說是不能滿足的,沒找到答案我可睡不著。
除了老車以外,有噴射可以玩的車,我現在傾向於優先採用噴射的解法,總之,這是一篇 SR400 FI 的升級指南,過程中如果提到化油車,主要就是提供一個對比,對於有騎過的人可以當做比較的參考,如果沒騎過也無妨,那不重要。不過即便如此,化油或噴射也只有供油方式不同罷了,以及噴射多了一些感知器,其他差異並不大。我個人認為,原本是化油的車,就化油玩就行了,而原本是噴射的車,就在噴射的基礎上下功夫就行了,不管認不認同,很不好意思,這實在是我的觀點。
當然,就事實面來看,SR400 FI 原廠對比原廠化油,性能就是比較差,峰值轉速較低,自然馬力低一點,然後供油和點火被不適當的設置了,扭力和油門反應也差了些,但當你改了 PCV 和噴嘴或節流閥以後,性能就會獲得很大的提升,但別忘了,再怎麼提昇,它仍然是一台40年前所設計的大單缸,而且還是被從500修(閹)改(割)成400的大單缸,因此,進行這個階段的改裝,盡管已經比原先的 SR400 FI 要強了很多,但也不要對這個變更有過分的期待,什麼隨便就舉頭還怎樣的,不可能。
然而如果你沒有什麼野心,或對 SR500 沒有很嚮往,這樣就行了,但不管怎麼樣,只要你希望提昇自己的 SR400 FI,這階段的改動你是跑不掉的,所以不管你有沒有野心,這個階段是必經之路。
[組別] SR400 FI+
第二階段我稱作 SR400 FI Plus,這邊有幾個選擇,改缸或改斧型曲軸,因為排量未達500,所以它算是 SR400 FI 的提昇版,首先要有一個認知,SR400、SR500 都是超低壓縮比的車,(9.0 和 8.6),歷史就不談了,反正長途耐力車確實不需要太高的壓縮比,但根據改裝的經驗和結果顯示,壓縮比只要稍微高一些,車子的性能就有很大的改變,在這個階段有幾種選擇,使用缸徑87~90的鍛造活塞,壓縮比有 10:1、11:1 和 12:1 可以選,不過聰明的都知道,10或11就很強了,國外那些用上12的,多半是500賽事、沙圈賽或TT賽事在用的車,街道用沒必要選用那麼高的壓縮比,畢竟這是一台純氣冷車,也不像塑膠車有風扇做強制氣冷。
原廠汽缸的口徑是 87mm,原廠的缸套可以對應到 90mm,這是日本、美國和歐洲都沒有爭議,一致認同的事實,更換這些活塞,請再次注意,我們看重的不是那點小小的排氣量的提升,而是壓縮比的提高,這裡附上 SR400 原廠曲軸若搭配這些活塞所帶來的排氣量變化:
- 87mm -> 399cc
- 88mm -> 408cc
- 89mm -> 417cc
- 90mm -> 426cc
需要注意的是,使用鍛造活塞,間隙值請按照活塞廠商所要求的施作,請搪缸店按照規範製作間隙值。同樣的,由於已經做過了提高壓縮比的活塞的變更,所以這裡我會建議改裝強化的機油泵,這部份的改裝都是腰上作業,所以不必拆引擎,需要的採購清單就是:
- Wiseco 或 JE 的鍛造活塞,口徑從 87~90 皆可,壓縮比 10~11多
- 如果是使用 87~88mm 活塞,可以使用原廠汽缸頭墊片
- 如果使用 89~90mm 活塞,需要購買吉村或全銅汽缸頭墊片,並且加大燃燒室的口徑到 89~90mm
- KEDO 強化機油泵
以上是腰上作業,如果考慮腰下,則可以選購 SR400 斧型曲軸,這個選項可以讓排氣量維持在 400 或 426 以內,也就是徹底發揮短衝程引擎的特點的一種改裝。
進行斧型曲軸加工或改現成的斧型曲軸,立即帶來的好處就是曲軸獲得輕量化,轉速提昇會更加輕盈,反應也會更好。這邊我要釐清一個謬誤,很多人以為重型曲軸或很重的曲軸可以帶來很大的扭力,這是絕對、完全錯誤的認知,只有汽缸也就是壓縮比、排氣量...等這些加總起來所帶來的效應會送來扭力,而轉速再帶出馬力,就這麼簡單,不信? 你可以寫信去問美國 Hammer Performance 公司,問他,改大的曲軸或是重的曲軸是不是會有更大的扭力,Dan 可能會很激動的寫一大堆東西指正你的錯誤認知。
較重的曲軸所帶來的是慣性、動力的儲存,而非『提高扭力』,很多改曲軸帶來大扭力的錯覺是來自於行程的提升,因為這事情跟曲軸有關,事實上日本還有一種重型的、加大飛輪的改裝品,他的作用也不是提高扭力,但是可以讓你更好的保存扭力,喔,還有視覺上看起來很威很帥,因為改重型外掛飛輪,你的發電機側的外殼也要改大,所以更多人改那個其實就是希望使用視覺上很誇張大的發電機外殼。說起來,反而是小排量的車需要相對較重的曲軸(當然也非無上限的一昧加重,所以我說相對),這事情可以從 SR500 到 SR400 在曲軸上的變化得到印證,山葉始終讓 SR400 保留較大的曲軸,而讓 SR500 後來使用較輕的曲軸,是有其道理的。
這一節最後來談談更大尺寸的缸徑,前面說的口徑都不需要改缸套,以市面上能採購到的活塞來看,還有 90~95mm 的選項,95mm 算蠻常見的,主要是因為若 SR500 改 95mm 活塞的話,可以變成 SR595,然後又不用動曲軸,所以 95mm 的活塞和缸套蠻好買的,歐美和日本都買得到,但若用在 SR400 上,那就需要注意連桿的強度了,機油的管理要開始格外的注意。
SR400 若變更為 95mm 活塞,排氣量將達到 474cc,需要使用新的缸套,而且引擎的汽缸頸也必須攻大,我知道有日本人這樣改,但多數做這樣改的人,通常也改了曲軸,畢竟反正引擎都拆開了,然而,不管怎麼說,這確實也是一個選項就是了。這選項所帶來的特色是超大口徑的汽缸以及超短衝程的曲軸。
所以,若針對不管是改斧型曲軸還是 95mm 特大口徑汽缸,需要的採購清單:
- 現成的 SR400 斧型曲軸
- 送加工的 SR400 斧型曲軸
- 引擎蓋左右墊片
- 95mm 活塞
- 大口徑缸套
- 引擎汽缸頸送加工
- 大口徑汽缸蓋墊片
- 大口徑汽缸底座墊片
- 大口徑汽缸底座O環
以上是 SR400 FI Plus 的改裝內容,特點在於排氣量未達500cc,缸徑x行程屬於短衝程引擎的改裝,但是有一點也需要了解,這個世界上,對 SR 進行斧型曲軸改裝的車主相對較少,畢竟沒有人嫌胯下的馬力太大,通常都改到曲軸的話,最少也會直接使用 SR500 曲軸,然而我認為斧型曲軸仍是值得一改的零件,但或許比較適合有第二台以上的 SR 的人去進行這項改裝吧。但斧型曲軸有個好處,可以直接拿既有的 SR400 曲軸進行加工。